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变革
7月7下午,“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内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我院教育科学出版社和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共同主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协办。田慧生院长、李东社长出席会议并致辞,知名教育家、学者顾明远先生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有关教育媒体的代表,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共同研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定位,探索教育全球治理背景下的本土化表达。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郑豪杰主持。
田慧生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一书,立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切,提出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教育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反思教育》重申了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到《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以贯之的人文主义教育观,把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的价值定位,深化了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田慧生院长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共同研究分享《反思教育》带给我们的新理念,共同思考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朝着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方向前进,如何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型创新人才,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探索和提出教育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表达,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他勉励中国的教育科研人员和学术出版机构,应努力拓宽国际视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在朝着一流国家教育智库迈进,将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智库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国际教育政策动态、国际重大教育规则的研究,深化多边教育合作,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
我院教育科学出版社作为国家教育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学术立社,高度重视学术著作出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反思教育》一书。李东社长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围绕本书开展的此次研讨会,能为我国教育学术界参考借鉴国际教育理念提供帮助,能够引导教育界人士共同思考21世纪教育的价值定位和行动方向。
研讨会上,顾明远先生以《三个时代 三个报告》为题,做了一次生动而精彩的主题报告。高度评价《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以及最新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三个报告,顾先生将其看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报告。继而,顾先生重点从三个报告产生的背景和理念以及主要精神,对三个报告的继承性、发展性做了解读。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演讲嘉宾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研究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文卫体局副局长李洪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滕珺副教授。他们在会上分别分享了《<反思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在复苏中重建》、《为了可持续发展:<反思教育>的时代视界》、《变化与挑战:来自教育实践一线的考察报告》、《全球共同利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思想的新价值定位》等主题报告,启发与会者更好地理解《反思教育》的核心思想和提出背景,用国际视野审视当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会上,与会人员与专家学者共同研读了《反思教育》一书,并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对话和互动。
图1 田慧生院长发表讲话

图2 李东社长发表讲话

图3 顾明远先生发表主题报告《三个时代 三个报告》

图4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专家发言